×
Falcon
2022-02-20 09:10
一本书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同样一本书,有的人看重的是这一部分,有的人看重的是那一部分,它带来的启发、安慰或思维升级都可能完全不一样。@@的确如此,不仅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也是这样,之前看人给《反派影评》评论说,看电影就像去吃自助餐,有些人本都吃不回来,有些人能把自助餐厅吃倒闭。不同人的经历、思维方式、理解能力、阅读时间,甚至在人生不同阶段从同一本书收获的东西非常不一样。

这段是从樊登的《读懂一本书》摘取的,我私以为读书是非常私人的事情,樊登把它做成了一个以面向大众公开讲书的商业模式。我也知道很多人对他抱有一些不好的看法,与罗辑思维一样,知识付费被看成了一种低俗、收割韭菜甚至有人说是贩卖二手知识和焦虑的方式。我觉得取决于你怎么看,有些人是没有接触过这些平台,光看网上的评价就启动了本能抵触情绪,像躲着新冠一样噤若寒蝉。一年前我大概也是其中一员,这些日子我也算杂七杂八地读过几本书,也明白了一些道理。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在面对一个你不喜欢的事物,客观地承认它所具备的优点。樊登这种讲书的方法,让我想起费曼技巧,掌握一门知识最好的方式是给别人讲述这些知识,如果你能把它讲明白,说明你是真正掌握了的,如果没讲明白,继续看看哪些地方不理解,再重点搞明白这块。樊登的听众能收获多少我不清楚,樊登本人肯定是把书里的知识以他自己的方式理解了,作为学习方式来说很管用,何况还能赚钱。

这本书很薄,语言平实,读起来毫不费力,就算当睡前或者厕所读物也不错,期待不用太高。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