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读书” ,共找到 93 项结果
×
  • Falcon
    2022-07-20 18:07
    #读书# 《锻炼》在不算太遥远的过去,我们那些狩猎采集者、农耕者祖先,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每天需要进行数小时的身体活动,偶尔也会为了娱乐或者社交而做游戏或者跳舞,但没人会为了健康而奔跑或者行走几千米。锻炼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近期才出现的现象。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丹尼尔·利伯曼凭借自己多年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与经验,向我们讲述为什么我们从未进化出锻炼的本能。
  • Falcon
    2022-06-06 20:32
    #读书# 关于完美音高(我更习惯这个译法),作者好像也特别关注这方面,毕竟这是被称为万里挑一的“天分”,作者援引了三个案例:

    一、2014年东京一音会开展了一项实验,并将结果发表在《音乐心理》科学杂志。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招募了24个年龄2~6岁的孩子(是的,我把年龄记错了)经过长达数月训练,每一个都培养出了完美音高。注意,是每一个。

    二、1969年老贝尔电话公司实验室研究人员32岁的保罗·布拉迪,受到某篇论文的鼓舞,按照文章的训练方法,每天半小时练习,两个月后在技术上达到了完美音高,出错的机率在允许的百分比范围内。

    三、20世界80年代中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名叫拉什的研究生进行了一次集体实验。利用伯奇设计的体系对52位音乐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培训,经过9个月的训练证明了成年人实际上仍然可以训练出辨别音调的能力,如果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那些研究对象中,有大多数人可能已经练就了完美音高”。

    “训练完美音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可能某些成年人依然永远也培养不出来,但至少有些成年人可以培养完美音高。”(原话)

    我相信作者的结论,刻意练习是利用大脑和身体的可适应性,成年人的大脑某些部位已经发展完善,可塑造性比幼年低,重新布线的难度更大,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发展出那种技能。

    我不会试,因为我没有往这方面发展的意向,加上没有专业指导,而且得“付出巨大努力”,不过我倒开始刻意训练10公里长跑了,但都不是“21天学会某编程语言” (这个我也觉得不靠谱),那么简单、一蹴而就的。
  • Falcon
    2022-06-01 09:52
    #读书# 《概率》任何事件要么会发生,要么不会发生。总概率被分成了事件发生和不发生两部分。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事件不发生的概率,把这个概率从100%中减掉,就能够推断出它发生的概率,当然,这只是一个巧妙的把戏。



    决策论的核心信条:合理的决定是能最大化结果的平均效用。你永远不能确定自己采取的行动会带来最好的结果,但是你已经充分利用了你所拥有的信息。
  • Falcon
    2022-05-04 11:44
    #读书# 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成年人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2本。

    韩国每人年均11本,

    法国每人年均14本

    日本每人年均40本,

    德国每人年均47本

    俄罗斯每人年均55本,

    犹太每人年均64本。
  • Falcon
    2022-04-18 14:54
    #读书# 《长寿的代价》

    资深《纽约时报》记者约翰·利兰刚刚结束婚姻,父亲早已去世,现在他要独自照顾年迈的母亲。他逐渐发现一些独属于老人以及与老人相处的问题,于是他带着一系列疑问追踪并贴身采访六位高龄纽约老人,时间持续整整一年。

    在采访的那一年,他57岁,而他的受访者都超过 85 岁,这也是美国增长最迅速的年龄层。所有老人都失去了点什么:行动能力、视力、听力、配偶、子女、同伴、记忆。从起床的那一刻直到就寝,他们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他们对明天有什么期望?他们怎样应对服药问题、子女和不断变化的身体状态?他们丧失能力的速度像昔日获得能力一样快。有没有这样一道门槛,跨过去之后,人生的价值就逐一丢失?
  • Falcon
    2022-04-11 09:59
    #读书# 《思维认知书系(套装10册)》

    套装包括:噪声、以大制胜、助推2.0、表象与本质、模型思维、无限的游戏、人人都该懂的批判性思维、游戏改变人生、系统之美、多样性红利
  • Falcon
    2022-04-10 18:21
    #读书# 《解剖无聊》
    技术从不中立。
    网络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在拽着你沉迷,或因为痛苦,或因为贪求刺激,但本质上可能是因为你害怕无聊。
    叔本华、海德格尔、克尔凯郭尔也不曾预见,人类的无聊可以被网络放大到如此地步。在这个后现代、后资本主义的时代,我们生产自己、消费自己,掏空自己,再填进一个破碎的自己。我们如同《黑客帝国》中的人体电池,燃烧自己,点亮虚拟世界。
    现在,一个严肃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你是选择红色药丸,还是选择蓝色药丸?
  • Falcon
    2022-04-04 16:09
    #读书# 《我们为何无聊》这书名有意思。

    从无聊的历史和含义,到无聊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再到无聊的成因与机制、无聊的反义词和流行化,本书为我们提供关于无聊的科学认知,然后给出无聊的解法。

    在渐趋短平快的时代,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与短视频并非驱散无聊的解药,相反,它们更容易让我们困在一个永不停歇的仓鼠轮中。无聊是对意义、投入感和能动性的召唤,如何回应这一召唤,才是良方所在。从正确认识外部环境与内部动机,到如何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里,创造意义、建立心流,本书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温和而不说教,带我们科学应对无聊。
  • Falcon
    2022-04-01 14:08
    #读书# 《读书与书籍》是叔本华的一些文集,他关于思考与读书的意义引起了我的兴趣。跟开卷有益的传统观念不同,他指出读书是把自己的思维套上别人的模式。有点意思,我决定读一下这篇。
  • Falcon
    2022-03-21 18:25
    #读书#
    《当我们谈论科学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作者围绕着文学、科学与人性之间的关系,阐述其精辟独特而富含哲理的观点,辅以数段科学史上的公案——首先提出进化论的是达尔文,还是华莱士?广义相对论属于爱因斯坦,还是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还有列文虎克写给英国皇家学会的信……从科学到文学,麦克尤恩的文字生动有趣、蕴含哲思,游走于感性与理性之间,读之令人心折。
    《惊人的超慢跑》所谓超慢跑,是指以与走路一样,甚至更慢的超慢速跑步的运动。在极慢的速度下,大部分人都不会感到痛苦,还能轻松跑步,享受大汗淋漓的畅快感。而且一旦养成习惯,在不知不觉中身体就会变好,体力也会增强,让你在日常生活中充满活力。超慢跑绝对能让你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美国的分裂: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思考》小阿瑟•M. 施莱辛格指出,多样性从一开始就是美国的标志,种族意识的高涨在一个因历史偏见而蒙羞的国家的确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后果,但是种族狂热的兴起可能会危害社会团结,使美国社会分裂到危险的程度。

    《煤气灯效应》“煤气灯操纵”是一种阴险的情感虐待和操纵形式,很难识别,甚至很难摆脱。这是因为它触发了我们内心无比恐惧的诱因——被遗弃;还触发了我们内心深切的被理解、被赏识和被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