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lcon

  • Falcon
    2022-02-08 17:19
    一本书不用全部读完,而应基本遵循“选读”“跳读”,只有例外的情况下才全部读完。我们其实不应该把读书看成一种消费行为,而是看成一种投资行为。我们投资的主要成本是时间,得到的是非经济型的报答,知识和感动,以及经济型的报答,工作上的好评、晋升、加薪。“机会难得所以要全部读完这种想法是在浪费投入”@@作者从一个功利的角度来看读书,投资品而非消费品,我以前也明白读书投入的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可没有把它当成投资来看待,也就不去想它的产出。年纪渐长,我开始理解作者的观点了,成年人做事想问题不光看乐趣喜好,还会考虑利益和得失,孙子兵法也说“非利不动,非得不用”,是时候改变一下视角了。我们的目的不是把书看完,而是获得收益。
    所以这本书的观点是如何经济性地读书??
  • Falcon
    2022-02-08 11:36
    看了看想买的那几辆自行车的差评,行吧,我还是自己换胎算了,16块一条也不贵,就是要考验我徒手换内胎的技术,卖家不送撬胎棒。? 安装视频 https://m.bilibili.com/video/av11530615?from=search&seid=15634269678991001032
  • Falcon
    2022-02-07 10:03
    事实上,我们只是偶尔冷静地权衡利弊做出决定,并且无法确定我们做得是否正确,但直接做我们想做的就容易多了,我们也正是这么做的。@@《掌控习惯》提到的,人脑处理问题的两个层面,情感的冲动往往是高于理性思考的。
  • Falcon
    2022-02-07 09:53
    一个想法突然在他脑海闪现:想要什么和喜欢什么相差很多。@@比如某人一心只想要结婚的时候,可能会找一个并不喜欢的人。
  • Falcon
    2022-02-07 09:45
    我们喜欢熟悉的事物,不是因为它能变成什么,而是因为它本来的样子。爱情可以始于多巴胺,但不能终于多巴胺。多巴胺永不知足,它只会说“我想要更多”。@@好喜欢这两句话
  • Falcon
    2022-02-07 09:40
    多巴胺的反应不是针对奖赏,而是针对奖赏预期误差的,即实际奖赏减去预期奖赏。这就是热恋状态不会持久的原因。当我们坠入爱河时,我们期待与所爱之人存在于一个炽热的未来,而12~18个月后,当现实变得明晰时,这个想象就会支离破碎。@@这就是幻灭期产生的原因吧,是预期过高了。抛开化学因素,如果一开始不抱期待,那每天都是惊喜,是不是能持续得更久一些?
  • Falcon
    2022-02-07 09:26
    激情之爱通常会增加做爱的欲望,睾酮能加强这种欲望,拒绝性满足事实上会增强激情,虽然不是永远这样,并且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效果是真实存在的,延迟的激情持续得更久。一旦幻想变成现实,多巴胺就会关闭,激情之爱就不容易保持了。@@这是妈妈要你把初夜留到结婚的化学解释。很有意思。
  • Falcon
    2022-02-07 09:12
    一项针对141名女性的调查发现,65%的女性在性交时会幻想与其他人一起,甚至做完全不同的事。另一些研究表明这个比例高达92%,男性幻想的次数也差不多,并且男人和女人的性生活越多,他们幻想的可能性越大。@@当日常已经一成不变后,多巴胺就会适时出现,“脑补”更好的事物。有人说多巴胺是一种奖赏机制,内啡肽是一种补偿机制,可有些时候多巴胺也可以是一种补偿机制——脑补。此消彼长依然成立。
  • Falcon
    2022-02-07 09:02
    性始于欲望,是由睾酮这种激素驱动的一种多巴胺能的现象。接下来是兴奋,这也是一种期待性的多巴胺能的体验。当身体开始接触时,大脑将控制权转移到当下分子以便能提供感官体验的愉悦,这个过程主要涉及到内啡肽的释放。这一行为的顶峰,即性高潮,几乎完全是一种此时此地的体验,内啡肽和其他当下神经递质一起工作,将多巴胺彻底关闭。@@这是对性的化学解释,始于多巴胺,终于内啡肽和其他当下神经递质,阶段性非常分明。
  • Falcon
    2022-02-07 04:42
    #daily tips# 一个在线制作梗图gif的网站,提供模板 https://xfgryujk.github.io/meme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