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读书” ,共找到 454 项结果
×
  • Falcon
    2022-07-17 00:37
    iPhone8屏幕摔坏了,本来打算拍个屏幕上门维修的服务,不到300块钱。对苹果这些年的刘海屏完全提不起兴趣,没打算换新手机。
    屏幕右上方破裂了一块,虽然难看但并不影响操作。转念一想不换也没什么损失,正好满足了想戒除沉迷手机的习惯的想法。因为符合了行为戒除定律之三所说的降低其吸引力。
    把看手机的时间用在读书,好像原本就应该这样,书读进去了津津有味,而手机看久了好没意思。
  • 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 —— 星云大师
  • 如果时光倒流到那个时候,我一定好好珍惜那时,好好读书,如今才能跟他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故事太长,长话短说。
  • 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 —— 林语堂 《生活的艺术》
  • Falcon
    2022-06-06 20:32
    #读书# 关于完美音高(我更习惯这个译法),作者好像也特别关注这方面,毕竟这是被称为万里挑一的“天分”,作者援引了三个案例:

    一、2014年东京一音会开展了一项实验,并将结果发表在《音乐心理》科学杂志。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招募了24个年龄2~6岁的孩子(是的,我把年龄记错了)经过长达数月训练,每一个都培养出了完美音高。注意,是每一个。

    二、1969年老贝尔电话公司实验室研究人员32岁的保罗·布拉迪,受到某篇论文的鼓舞,按照文章的训练方法,每天半小时练习,两个月后在技术上达到了完美音高,出错的机率在允许的百分比范围内。

    三、20世界80年代中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一名叫拉什的研究生进行了一次集体实验。利用伯奇设计的体系对52位音乐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培训,经过9个月的训练证明了成年人实际上仍然可以训练出辨别音调的能力,如果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那些研究对象中,有大多数人可能已经练就了完美音高”。

    “训练完美音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可能某些成年人依然永远也培养不出来,但至少有些成年人可以培养完美音高。”(原话)

    我相信作者的结论,刻意练习是利用大脑和身体的可适应性,成年人的大脑某些部位已经发展完善,可塑造性比幼年低,重新布线的难度更大,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发展出那种技能。

    我不会试,因为我没有往这方面发展的意向,加上没有专业指导,而且得“付出巨大努力”,不过我倒开始刻意训练10公里长跑了,但都不是“21天学会某编程语言” (这个我也觉得不靠谱),那么简单、一蹴而就的。
  • #每日一文# 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 ——《读书杂谈》👉 https://d2t.bkseeker.com/70332
  • Falcon
    2022-06-01 09:52
    #读书# 《概率》任何事件要么会发生,要么不会发生。总概率被分成了事件发生和不发生两部分。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事件不发生的概率,把这个概率从100%中减掉,就能够推断出它发生的概率,当然,这只是一个巧妙的把戏。



    决策论的核心信条:合理的决定是能最大化结果的平均效用。你永远不能确定自己采取的行动会带来最好的结果,但是你已经充分利用了你所拥有的信息。
  • Falcon
    2022-05-09 15:45
    好不容易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好累啊,万事开头难。Take it easy 🥶 “读书,比任何事情更能丰富我们的内心”
    https://d.cellmean.com/p/014ef1ce819b
  • 《 输出式阅读法:把学到的知识用起来》:要么输出,要么白读

    这本书开篇就一针见血地提出“读书最重要的是把书中有价值的信息,以说、写的形式表达(输出)出来。”可以说这句话奠定了本书的基调。因为“即使慢慢精读,如果记不住内容,那也是白读”,因为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天遗忘50%,一个月遗忘80%,如果读了一本书,不复习、不输出,遗忘、白读几乎是必然的事情。所以作者说&...

    2022-05-09 15:34 Falcon 阅读
  • Falcon
    2022-05-09 09:35
    以下是两个我从老家回来深圳之后的领悟:

    1、最清醒的时候应该去做最难的事,比如在我这里,读书、写代码都是比较容易的,写作是最难的。所以早上跑步之后的时间应该用来写点东西。

    2、把生活和工作的各种活动设计成刻意练习,这是我从《刻意练习》这本书得到的启示,边做边学,设计一个目标,刻意提升自己薄弱的地方。注重即时反馈,专注于当下。如果可能,尽量找到一个正面激励的源泉,无论是自身还是来自外界,这是很多练习能持续的原因。